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媒体视角
【今日镇海】分享科研新成果 探求产业化路径 世界青年学者镇海“论剑”前沿科学
作者:,日期:2018-05-08

    记者陈巍 蒋晗炘
  分子印迹技术、生物防护涂层、人脸识别与精准医疗、钠离子电池、半极性氮化镓发光材料……5月5日、5月6日,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,来自中国、新加坡、丹麦、澳大利亚、德国、美国、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56位优秀青年学者齐聚于此,参与由市委人才办和宁波材料所共同主办的首届“一带一路”世界青年学者研讨会。

  专业的学术讨论、饱满的科研激情,甚至饱含着帮助国家在产业领域弯道超车的志向,一场场专题报告、学术沙龙,年轻科学家们不仅仅分享着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究成果,更在找寻着自己的学术方位,挥洒科学人的情怀,勇于担当起使命。

  学术、产业希望在中国

  丹麦科技大学副教授肖三水,旅居丹麦十二个年头,到宁波两天了仍没有调整好时差,笑称主办方把他的演讲时间安排在了丹麦时间凌晨两点。

  不过,这位从象山渔村走出的材料学专家,其学术研究方向对准了国家最需要突破的焦点领域:“我目前主攻基于二维材料的新型光电子器件,它能够实现芯片的光互联,也就是利用光实现芯片间的数据交换。”

  肖三水认为,国内的双创扶持政策具有极强吸引力,越来越多的国外团队带着技术前来落户兴业,国内的青年科学家也活跃于产学研转化领域。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,让他对中国前沿科学和关联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。“学术和产业未来的希望在中国,因此我也在加强与国内学术界的联系,希望能发挥作用。”肖三水说。

  企业对学术界的突破更为期待。徐丹杰是厦门一家新材料企业光电事业部的总经理,他所从事的半导体、显示、触控领域99%以上的材料被国外垄断:“这是一个很大的痛点,企业发展也受限于此。”

  青年科学家们的分享让徐丹杰信心倍增。他表示,这些年轻学者正在奋起直追:“假如我们国家能够合成出一些重要材料、实现材料本土化,那么我们就不会受到国外限制,成本也能大大降低。”

  实验室走向生产线

  来自全球的青年学者分享最新科研成果,这在宁波材料所新能源所研究人员戴明志看来,称得上是一次“有着丰富内容的学术盛宴。”她也在各个会场里穿梭,聆听感兴趣的内容。

  “我主要从事电子器件基础原理性的研究,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成果,也申请了专利。”在与肖三水等学者的交流中,戴明志汲取着前辈学者在产业化方面的经验,积极找寻自己科研成果的出路,“在实验室里实现产品性能是不够的,还要在生产线上实现,这条路将是必由之路。”

  来自厦门大学的博士后刘德宇分享了自己关于纳米材料的科研工作,得到了热烈的反响,很多研究者向他提问互动。“这样的学术讨论会,不但让我与同行有了交流,大家的认可也增强了我对科研成果转化的信心。

  “我以前做的东西会比较学术一点,现在以产业为导向,我想我的研究将不光局限于科学本身,而是要将其转化为技术,服务社会、服务国家。”刘德宇表示,宁波有着非常好的产学研结合氛围,也看到宁波市引进人才的决心,“在宁波这片热土上会有非常多的机遇,如果有机会也会带着项目来宁波。”

  “推、拉”促进成果转化

  科研人员的眼光开始聚焦象牙塔外,市场也有迫切的需求,那么产学研该如何融合呢?肖三水说,他的很多丹麦同事都以成果转移的方式,实现了科研成果的价值,他也期待国内有更多投资基金,帮助科技成果设计出清晰的商业模式。

  “专家学者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内进行着自己的创造性研究,但有些研究成果无法应用于批量生产、工业化生产。”作为企业方,徐丹杰给予了清晰的市场化路径,“一方面学者所在的研究机构应该通过改革制度积极推动产业化,另一方面合作企业要拉动科学家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开展研究。”

  “‘一个推一个拉’有助于科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。”徐丹杰表示,宁波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,全国各地应该效仿宁波做法,既为前沿学科的探究提供支撑,也能让辛勤的科研成果兑现价值。

   (原文发布于2018年5月7日《今日镇海》第2版)
   【原文链接】
http://epaper.zhxww.net/html/2018-05/07/content_2_2.htm